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正文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富民厚生(上篇)

  • 高中
  • 2024-10-05 10:54:07
  • 2

1949年10月11日,儿童在辽宁抚顺人民体育大会上参加吃梨竞走比赛。新华社记者 李九龄 摄

点评精彩捕捉孩子们身姿各异的生动瞬间。

1960年,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慕士塔格人民公社二大队社员在小学生的帮助下学习文化。新华社记者 武纯展 摄

点评画面构图完整,人物细节丰富。当学生的成年人与做老师的小学生形成有趣反差。

1978年3月,清华大学1977级新生在阶梯教室上课。新华社记者 顾德华 摄

点评高考恢复后第一批大学生的珍贵影像,排列整齐的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力。

1981年7月,在北京崇文区光明小学,新生在参加招生入学考试。新华社记者 黄景达 摄

点评孩子表情生动真实,令人忍俊不禁。

1989年,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妇女唐爱吉边操持家务,边学文化。新华社记者 陈喆 摄

点评人物神态生动,环境细节丰富,氛围感强。

2017年7月25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合村10岁的蒙玉强(左)和11岁的堂哥蒙玉涛坐在七百弄的最高峰上。他们都希望能通过学习知识走出大山。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

点评人物表情富于感染力,拍摄环境独特且具有象征意味。

2023年2月16日,在贵州从江县西山镇中寨教学点,几名小学生领到了新书。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点评女童表情生动,天真可爱的童心被希望之光照亮。

广西宾阳县灭螺鉴定小组工作人员在检查灭螺情况。1950年代,危害中国南方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成果。(1959年1月31日发)新华社记者 何国正 摄

点评画面构图和谐,层次分明,主体人物神情专注。

1974年8月29日,河南兰考县赤脚医生曹利民(前)与村民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陆轲 摄

点评赤脚医生憨厚朴实的微笑勾勒出令人难忘的时代记忆。

2019年1月13日,云南贡山县丙中洛镇“背篓医生”管延萍(左)与同事走在进村的山路上。新华社记者 张加扬 摄

点评主体人物表情生动,身姿富于表现力,环境信息明确,人物目光形成视觉引导,给观者以想象空间。

1996年2月13日,辽宁沈阳一家养老院收到爱心企业捐赠的彩电。新华社记者 李永宏 摄

点评主体人物神情喜悦而真诚,触动观者内心。

2012年5月31日,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隆福村隆帮屯“居家养老互助站”,一名小朋友从老人们身前跑过。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点评画面中人物表情姿态相互呼应,感染力强,为照片增添趣味。

2022年3月8日,在河北石家庄长安区一家服饰馆,当地中老年模特队的一名队员在试装。新华社发(许建园 摄)

点评画面色彩亮丽,主体人物的表情状态很有代入感。

2019年11月22日,江西南昌三联特殊教育学校的两名学生在课后练习手语。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点评剪影在遮盖细节信息的同时突出了人物轮廓,传神的身体动作增加照片的情绪感染力。

2024年3月12日,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的新人张女士和王先生在北京西城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手摸盲文版结婚誓词,准备宣誓。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点评表现残疾人喜结良缘的感性瞬间,对人物手部细节和盲文版结婚誓词的突出处理精准表达主题,温暖动人。

有话要说...

  • 2人参与,1条评论
  • 刘晓恭刘晓恭  2024-10-05 10:55:48  回复
  •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交媒体新闻摄影展精彩纷呈,展现富民厚生时代的影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