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省内唯一,记录红军过境粤北21天

  • 国际
  • 2024-10-05 17:38:02
  • 2

刘工溥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

文/羊城晚报记者 文艺 何文涛

省内唯一,记录红军过境粤北21天

图/戚容源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地处湘粤边界的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群山环绕,地势险要。90年前,这个小镇成为中央红军长征西进的唯一通道。

2019年,广东省内唯一一座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纪念馆在这里落成开放。5年时间里,该馆已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红军历时21天过境粤北的故事由此被更多人口耳相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羊城晚报记者一行追寻着当年红军的足迹来到这所纪念馆,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

红军休整补给第一站

红军绘画、长征主题雕塑、传统民居风格的商铺……城口镇“红军街”两旁如今到处都是长征文化元素。顺着这些店铺走就能看到位于镇中心的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

纪念馆的建筑设计十分显眼,整体基底步步递进,屋面层层升起。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馆长刘工溥告诉记者,这样的设计象征着红军“向前向前向前、向上向上向上”的拼搏进取精神。纪念馆顶上的红五星,则犹如百年来闪耀在粤北青山碧水间的红色星火。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广东是红军长征的第一站。1934年10月25日至11月14日,历时21天,中央红军长征先后经过粤北南雄、仁化、乐昌、连县四地,成功突破国民党设置的三道封锁线,顺利通过广东,向湖南方向挺进。

刘工溥介绍,城口镇位于国民党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南端中心据点,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通道,曾发生过奇袭城口和铜鼓岭阻击战等战斗。它是红军从中央苏区突围后休整补给的第一站。

从纪念馆展出的一张老照片可以看到,旧时的城口镇屋舍俨然,镇上有码头、官道、盐街,商贸十分繁荣。“红军长征经过城口镇时,筹集了大量物资,比如钱、粮食、盐、糖等,并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休整。”刘工溥说,与此同时,共产党的主张和革命理想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纪念馆重点展示了中央红军长征先后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的光辉历史,以及留守赣粤边的红军游击队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馆内还充分运用声光电、VR技术,以及雕塑、油画等手段,通过场景复原,观众可沉浸式感受红军长征经过粤北时的情景。

军民鱼水情深故事仍有待挖掘

纪念馆里,可以看到不少红军作战时用到的武器,以及搬运物资所用的工具。比如摆放在展柜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炊事班的扁担,就曾在革命事业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刘工溥说,那个年代缺乏有效的交通工具,大量物资都需要人力挑着扁担运输。可以想象,这个小小的扁担曾陪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踏过二万五千里,是红军战士的亲密战友。

刘工溥是仁化县本地人,在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开馆一段时间后才来到馆里工作。他坦言,纪念馆建馆之前,大多数本地人都不是很了解长征经过粤北这段历史。“来这里工作后,我才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了解,我觉得非常遗憾。作为本地人、广东人,我们都有职责、有义务去了解这段历史,并且去宣传好这段历史。”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非常紧迫和仓促,通过广东的时间较短,损失相对较少,这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分不开。“鱼儿离水活不成,咱离开老百姓就不能打胜仗,老百姓爱护咱如同爱儿郎,咱爱护老百姓如同爱爹娘。”这首流传粤北民间的歌谣充分反映了红军和老百姓的鱼水情深。

刘工溥表示,红军长征经过粤北时间虽短,留下来的遗址遗迹也不多,但此类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却很多,应该还有文物和故事等待继续发掘。“下一步我们会更加细致、更加系统地做好文物征集以及红色文化研究工作。”

如今当地还在筹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小镇”等项目,刘工溥相信,红军长征途经粤北的这段历史将为更多人熟知,同时带动本地红色文旅产业的发展。“重温长征精神,就是要牢记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