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 > 正文

全国模范教师任忠鸣:点石成金,为国育人

  • 英语
  • 2024-10-09 01:48:04
  • 2


他是我国磁场下材料制备研究的开创者之一,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一直在冶金和金属凝固领域孜孜以求,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率领团队攻克多个国家“卡脖子”难题;他培养了硕博研究生300余名,其中有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

40余年的从教生涯中,他用“冶金人”的初心,为师者的良苦用心,为国育才的责任心和不惧挑战的科研雄心,谱写出一曲响亮而坚定的育人报国之歌。

从工人到领路人,攻克“卡脖子”技术

走进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高温合金叶片技术研究中心,像走进一个小工厂,沿着主干道走到尽头拾级而上,到二楼会看见一间坐着青年学生的“大教室”,一个个座位如同“工位”。“工位”上都摆着一台电脑,学生们多在埋头学习。快走到最里面,就能看见他们的老师任忠鸣的办公室。

办公室10平米的样子,里面主要一张办公桌,布置得简朴而低调,如同任忠鸣本人。他的办公室是他的办公地点之一,和他的学生之间仅一门之隔。一般工作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他都会在这个研究中心忙碌着。

不在办公室,就在楼下的工厂车间干活。高高瘦瘦的任忠鸣一穿上灰色工装,撸起袖子干起活,就成了一位实实在在的技术工人,朴素又淡泊。


任忠鸣教授和他的团队

“其实,最开始我就是个工人,在大连的一个钢铁厂工作。”66岁的任忠鸣告诉记者,他在上大学之前是一名普通的工人。高考一恢复,他就考上家乡的大连工学院,成为金属材料专业的一名大学生,从此和冶金工业结下一辈子的缘分。1994年,作为钱伟长先生的博士后,他从大连理工大学转入上海大学任教,瞄准冶金和金属凝固这一学科默默奋斗,慢慢地,他从一位普通的工人蜕变为一名在冶金技术方面破解“卡脖子”技术的“老冶金人”。

他带领科研团队攻关30多年,在利用电磁场调控金属结晶过程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科学成果和重大进展。

“我们这个实验室并非普通的实验室,而是一个可以生产产品的大实验室,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直接安装到发动机上运转,装备都是最顶尖最先进的。”在他的推动下,上海大学建成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它是国内高校能开展全套高温叶片制造技术研发的唯一平台,从建立之初就承担着攻克国家“卡脖子”技术的重任。

面向国家需求,与国同行40载

目前,这个实验室打造的发动机叶片制造技术已经服务于国产大飞机的发动机,而如何打造出高难度叶片和提高叶片的成品率一直是任忠鸣团队面对的课题。

作为实验室带头人,任忠鸣借助超导产生的超强磁场开发冶金和材料制备新技术,解决了高品质金属材料冶金制造中的关键问题。经过常年的积累,由他领衔的特种物理场下冶金与材料制备过程研究团队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017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2018年成为“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构件,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目前,我们正围绕国家最急需的技术展开工作,即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高温合金叶片。这些关键技术的研发是遭到国际封锁的,只能借助我们自己的力量去攻关。”任忠鸣告诉记者,他一直将科研定位在面向国家“两机”重大需求,特别是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领域。这是一个技术难度极高、关键性极强的领域,攻克这些难题对于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任忠鸣深切体会到团队在科研中的至关重要。“我们这个基地起初是由徐匡迪院士牵头建立的,建立之初就非常团结,很具有凝聚力。”想起当年徐匡迪院士在科研工作中对他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他认识到:团队领军人物的典范作用,不仅体现在自身学术水准的领先,更在于团结和带领整个团队,让每个成员发挥出应有作用。所以他始终淡泊名利,严于律己,以身垂范,为青年教师做出表率。


任忠鸣教授和他的团队

这40多年一路走来,任忠鸣个人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是国家发展强大的过程,两者同频共振。

既要直面挑战,也会乐在其中

“科研基本是失败的代名词,走投无路的情况经常出现,但不能气馁。”任忠鸣表示,做科研就是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的屡败屡战,最后获得一次成功。在年轻时,他时常会急躁焦虑,现在心态从容淡定了很多,面对失败已经习以为常。


任忠鸣教授

“最艰难的是2014年前后的那3年时间,我们需要研发出新型叶片匹配国际上最先进的发动机,它在产品使用寿命、安全性和经济性上要求都十分苛刻,当时我压力非常大。”任忠鸣坦陈10年前所受的煎熬,也同时表示,经过那3年的攻坚克难,他带领团队集合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共同解决技术挑战,终于挑战成功,做出了先进的高难度叶片。

巅峰难登,风景也迷人。“做科研很辛苦,但也会让人沉浸其中,更多的是享受,是坚守,坚守自己的科研理想,成功后会很有成就感,由衷的喜悦是我们人生的一大幸事。”多年来,他不停地探索着科研之路上的难题,既是责任所系,也是乐在其中。同时,攻克一个难题后,新的难题会到来。旧方法永远无法解决新问题。他经常和他的学生们共勉:新的挑战会促使科研人不断创新,进军新的高峰,这十分迷人,也是做科研的魅力所在。

任忠鸣强调,最艰难的技术突破一定从基础原理开始突破解决问题,需要认识到事情的原因和源头,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尖端问题,才能最后突破‘卡脖子’技术”。这些年来,任忠鸣一边探索着科技前沿动态,一边从基础研究抓起,为科研攻关做好“自上到下”的全方位准备,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做出自己的实践性探索。

培养学生,做好一名科研人

“做科研,首先需要通过抗压这一关。”在入学第一课上,任忠鸣就会告诉学生要学会承受实验失败的压力,强大内心,锻炼出钢铁般的意志。其次,是学会交流合作,“研究生阶段不仅仅是学习,还要学会交流,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团队合作。”所以任忠鸣培养学生很注重培养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每周都会举行一次“组会”活动,让研究生们自主讨论。作为导师,他和其他教师会针对他们的工作进展提出问题并进行具体指导,最终落实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除了正式的开分享会交流报告,任忠鸣与学生相处还有更放松的方式——每周六在学校篮球场相见。“打球时是最美好的时光。”在球场相见,已经成为他和学生们“传统节目”,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更好地与自己的学生“打交道”,帮他们排忧解难。他表示,打篮球是他自己的个人爱好,没想到带动了整个团队氛围,加入球场的师生越来越多。


正在上篮的为任忠鸣教授(右起第一)

培养好我国科研力量的后备军,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他认为,到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在于应试,而在于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引导扶持之后,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新的科研领域,在毕业后能够走得更高远。

作为研究生导师多年,他很有育人经验。他发现,现在的学生与他们那个时代早已不同,个体差异很大,选专业属于兴趣主导型,杂念较少,同时思维比较活跃,能够多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他们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了解他们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完成“点石成金”的蝶变。

所以他很少批评学生,而是尊重相信学生。他做的更多的是积极地为他们营造团结友爱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好他们在团队的参与感。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任忠鸣来说,是具体可感的变化,科技创新最忌重复模仿别人的研究道路。如今,团队发展更需要跨学科人才,他在师资队伍、学生队伍人员构成和课程设置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以应对时代发展需求。

除了研究生阶段,任忠鸣将对人才培养的触手延伸到本科阶段,带领冶金学科特别创办了一个本科生班,专注于人工智能与冶金结合领域,这个班级学生实行双学位制,除了学习材料学,还需要学习数学基础和信息管理技术,打通了人才培养的一体化通道。

“我培养的学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我的骄傲,也是我教书育人最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团队培养了300多名学生,他们毕业后很多人还在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培养出人才是任忠鸣作为教师快乐的源泉,他微笑着和记者分享他前段时间和他的学生再次相聚的快乐。前不久,学院举办了毕业30周年活动,很多年轻后辈回来看望他,他看见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感到十分欣慰。

图片由学校提供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DFJYWX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