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正文

新城市志|涉19省份重磅规划:长江流域将建成黄金经济带

  • 初中
  • 2024-09-21 13:57:02
  • 4

日前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目前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总体规划、83%的市级和84%的县级总体规划已获批复实施;京津冀、长三角、黄河流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土空间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中。

发布会提到,备受关注的《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于最近正式批复实施并公开,根据规划,长江经济带包括11个省(市)全域,以及《长江保护法》规定的长江流域其他8省(区、市)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共计1173个县级行政区域,此举标志着这一涉及全国19个省份、超千个县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拥有了新的发展蓝图。

与其他不少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所区别的是,长江经济带并不是一个城市群概念,而是一个以长江为依托的流域概念,它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定位也更为多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其重要性,从经济、人口体量也可以直观地看出来——以占全国27.7%的陆域国土面积,聚集了44.2%的人口,创造了47.7%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说,长江经济带承载了全国差不多一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作为一个流域发展战略,就必然涉及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这次规划再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确立的发展目标中,也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到2035年,全面建成健康安澜、生态优美、协调联结、繁荣宜居、特色彰显的黄金经济带。

规划指出,长江经济带开发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像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江文化、山水文化特色彰显不足等都直接与保护相关,在具体措施上,规划要求系统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保障流域水资源安全等,如上游,要加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重要山脉、冰川、河流、湖泊、湿地、森林、草原、荒漠的整体保护,推进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中游要改善江湖关系和水资源配置,协同修复湘资沅澧、赣抚信饶修等两湖水系;下游则要共建连通融合的陆海生态网络,协同建设跨省域生态网络,加强环太湖污染协同治理。

这种保护,还不单单是指自然生态意义上的,规划提出,要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如推进地震、洪涝、地质灾害、沿海风暴潮、极端气候事件等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安全性、可靠性,增强城市应对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能力,提升应对气候灾害能力和韧性,其中还特别提到要增强洪涝灾害防御能力,确保城市群、重要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

关于保护与开发,规划还明确了一条重要红线——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按不超过2020年现状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的1.3倍控制城镇开发边界范围。

作为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保护与开发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这里面,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区域,扮演着“挑大梁”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规划对这些拥有重要能级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进一步“压担子”并给予更大的支持,如发挥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集聚人口、经济的作用,完善城市群之间的综合交通网络,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适应人口规律,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对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的建设用地指标倾斜力度,这意味着,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局中的作用,将会得到更明显的体现,不过,一些重要的“次级”城市也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如规划在强化长江上游地区共享联动布局中提出,重点培育绵阳、万州、黔江等区域中心城市;在优化长江中游地区集聚协同布局中指出,支持赣州、恩施、张家界、信阳等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接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在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布局中则明确,支持重点小城镇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网络支点。

有话要说...